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第十一、十二章心得-王淑芬

單元11: 過生日的遊戲與講述我們的故事
單元12: 親愛的馬丁.路德.金,我們愛你
秀峰國小 王淑芬
摘要

一、過生日的遊戲
1、過生日是一種孩童自發性的遊戲主題,他們會製作象徵性的蛋糕,並發揮想像力製作各種象徵性的蠟燭。
2、要培養幼兒的自我概念和自尊,過生日是培養的途徑之一。
3、對某些家庭而言,因信仰的不同,他們並不慶生,他們認為出生只是事物的自然順序的一部份。
4、一月份是馬丁 . 路德 . 金的生日,有老師想要慶祝,不管孩童是否需要英雄,但老師想要和家長分享他的歷史的一部份。
5、我們的教育方式反映我們的價值觀,在不涉及我們的歷史的情況下,我們並不真正的了解。

二、講述我們的故事

1、人類是會講故事的動物。每個家庭、每種文化、每種宗教都有自己重要的故事,這些故事講了又講,用以提醒我們集體的認同和我們個人在其中的位置。
2、如果教育機構和成人提供有意義的、互有聯繫的成長環境,它必定有意的營造一種分享的文化氛圍。
3、文化的建設離不開重要的形象、共同的形式及代代相傳的集體的故事。
4、孩子的生日成了他們的課程,而不是教師的課程,但馬丁 . 路德 . 金的生日被著重作為教師的課程,這是對他們的歷史和價值觀的一種紀念,他們不想剝奪孩子參與這些事件的機會。社區建設就是這樣形成的。

三、親愛的馬丁 . 路德 . 金,我們愛你

1、老師為學童集體講述公民權利運動的故事,不管學童對該事件是否理解,他們的確感受到負責照管他們的成人認為這件事是非常重要。
2、今天是馬丁 . 路德 . 金的生日,老師記下兒童想說的話;某生說:他已死,不能過生日,應是一個葬禮。另一學童說:重要人物的墓地上都有很大的墓碑。老師問:我們應當在他的墓碑上寫些什麼話?

四、把兒童的話當回事情

1、建議教師們在寫下幼兒們的話語時要做忠實的書記員,而不是做編輯。
2、一個教師習慣於尊重兒童所說的口語語法是尊重兒童們所說的內容的前提,這樣他就為兒童展示語言和信念的多樣性提供了舞台,而不是引出他自己的權威性意見。
3、生活在多元文化的班級中的兒童表達的是源自各個家庭不同的宗教信念,當教師在記錄下他們的話語時也就是確定和認同了他們的宗教信念。

心得

1、在台灣小學的慶生,老師會把每個月的壽星在公佈欄展示,有些老師還會辦慶生活動,讓小朋友倍覺尊榮,只是課程的擠壓,每月辦慶生是不可能的任務;有些老師也會藉機做生命教育,告訴孩童:你的生日其實是母難日,要特別感謝父母的照顧,你才能健康平安的坐在這裡上課。
2、人類是會講故事的動物,教師更是翹楚。每每教師在講解課程時,都會融入個人的生活經驗,使課程更加生動。當然教師個人的家庭成長背景、宗教觀、政治立場等多少會影響教師在班級經營及教學內涵的差異,再者,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如何保持中立?如何為孩童講述個人的經歷與看法?為人師者不可不慎。
3、把兒童的話當回事情:本國國情小學老師一直是班上的國王,擁有無限的權威,學生只有乖乖的聽話;教改後,師生對話,
針對孩子的回應,教師修正教學內容,也是學生之福。另外,鼓勵孩童發言,教師對兒童的話當回事,不只可培養其自信心,更可訓練學童表達、思考及判斷的能力,一舉數得。
4、多元文化的落實:當孩童在發表觀點時,可以感受到老師的態度:「你說什麼都對!」那麼,學童的包容力、器度於是成形。
5、近來中秋烤肉,掀文化戰爭,環保、養生VS溫馨團聚。只是諸如烤肉等社會文化的習慣,若被風雅人士以鄙視的眼光斥為粗俗文化,在強調平權的社會,也缺公允。中秋烤肉的社會意涵值得
我們深思。(參考 中時960926)

沒有留言: